这是测量队主管李锦磊3月31日简单梳理出来的工作清单,他说,列表中仅是可提前规划部分,大部分是根据现场需要临时通知。从粟塘站到赤岗岭站直线距离近6公里的路程,他们每天来回不知道要跑多少趟,好在大家都so youny。
在长沙地铁4号线项目部,测量队被称作最年轻的团队,五个小伙子皆是近两年毕业的学生,普遍90后,平均年龄不超过23岁,本是奔放不羁的年纪,却毅然担起了整个工程最精细的活。
“往西两公分,对,东西不变,往南6毫米”,刘迪宾一手握着GPS定位,一手拿着对讲机,双目专注地盯住全站仪,生怕有半点差池;在一百米开外,拿着棱镜的是新分给他的实习生徒弟,虽然还有些许生疏,不过他还是耐心地指导着,直到分厘不差。
为了圆满完成今天的测量任务,他俩七点不到就赶到工期紧张的赤岗岭站,工地遇到他们时大半个早上已经偷偷溜走,偏偏不作美的天公又下起了蒙蒙细雨,来不及思虑太多,扛起沉重的仪器,两个人匆匆赶往下一个测量点。
树木岭站作为4号线规模最大站点,作业面多,在和站上负责人简短沟通后,李锦磊独自前往车站内部结构进行轨顶标高,将附属结构出入口的测量工作留给了年龄最小的李一泽。三年的施工经验已经让他退却了最初的稚嫩,变成了一个能征善战的行动者,很迅速就完成了围护桩放线。坐在回项目部的车上,不爱说话的他感叹了一句,“这一早上很充实啊”。
下午时分,天空开始放晴,温度也随着升高,经过一早上的奔波,小伙子们的背湿了又干,浸出一圈圈汗渍。看图纸、定经纬、架仪器、放线、找点、校核,看似简单的重复,却对精准性、方向感和默契度有很高的要求。几个小伙子自信地说,“兄弟们在一起久了,即使不用对讲机,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也能领会”。
从学校走向工地,离开父母的保护伞,独自成长的过程波折而具有探索性。
人际交往和工作沟通配合是社会扔给他们的第一个难题,书本知识与现场实际的差异也曾让他们焦头烂额,好在有平易近人的前辈耐心引导、传授经验;为了全面学习知识,提高技能,他们扛过钢筋、立过模板,在潮湿的基坑内坚守过整个通宵,在夏天狠毒的阳光下晒成黑炭,在漫长不休的雨季里淋透全身。
夜幕开始降临,带着一天的满足感,他们说说笑笑回到了项目部。晚餐后,性格腼腆的刘迪宾默默整理起了资料,精力充沛的两个实习生小孩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,年龄稍长的李锦磊则仔细地擦拭着他心爱的测量仪器,为新一天做好出发准备。